走馬賦
黃新勇
道咸同光始,宋明興;黃葛樹蒼勁,古井深。非遺古鎮走馬著名,一足三鎮景仰名勝。九龍之西江津為鄰,鎮中杏壇文運昌盛;綠樹掩映花香撲鼻,木梁瓦房鱗次櫛比。走馬鎮中婉約逸女,才力華瞻樂知樂行;戲場武廟遍地皆榮,滿園春色一步一景!
古驛道上青石路,馬蹄留跡塵與土。溯源自一九五七,張公富德創新序;始于農中禹王廟,文昌宮中育新苗。走金光道,大道歸真;做千里馬,馬躍檀溪。三易其址四更名,劍閣之勛歷滄桑;眾先賢志在著鞭,蘭桂芳聞名八方。用心于誠合于天德,一馬當先臨而不回;天地玄黃宇宙洪荒,百駿齊驅萬里無悔。蛟騰鳳起喜看走馬入桃林,金馬湖秀已見文星臨家門。故事大王魏顯德,非遺傳承名遠揚;抗戰名將明繼光,五一獎章李順強。政壇新星名商奎,區委常委陳三惠;專家天宇通金融,市財局長為商純。鄉坤賢達惠學堂,后澤薈萃潤序癢;不負凌云萬里才,敢教駿馬展風采。不信帝王種,不羈自行空;好景飛入瞳,馬疾風雨中。啟清和世春,承前又啟后;任勞不計功,赤膽見心忠。龍馬分伯仲,英雄各不同;校長冠十佳,師者出金蓉。金腦不奢求,名師出高徒;清華名校讀,獲獎更無數??祚R無金鞭,蹄踏一陣煙;駿骨刮西風,騰空駕英雄。
走馬書院,歷百年而韻芬芳;鎮中新館,木雕飛檐翹壁環墻。書聲朗朗學子忙,飛龍走筆思緒揚;尊伯樂彬彬有禮,念師恩囊螢圖強;驅驊騮吃甜憶苦,感教誨懸梁刺股。妙哉,大樓大師大愛樹大根深,懷赤子之心則報國殤;高人高知高德山高水長,居廟堂之高而憂時遠。賽場跨藍月下撫琴時動時靜心懷家國天下,書海暢游臺上巴舞時文時武魂寄厚土桑梓!
潺潺兮,水照紅絡纓,清清焉,不做五柳筆下仙;
欣欣也,風托四蹄輕,依依焉,可見驪駒飛上天!
(本文688字)
有詩贊曰——
走馬百駿秀園中,耳聰鼻靈紫焰瞳;
黑白灰紅各不同,七驤八駿真英雄。
周穆秦漢唐太宗,赤驥成就一偉功;
衛青跨下建奇功,劉備麾前絕路通。
伯樂相馬辨良莠,田忌多智見勇忠;
青史昭著表功勛,過眼豪杰風雨中。
建功立業任務重,你追我趕氣如虹;
賽場請纓建偉功,馬空冀北過江東。
勤勞智慧身嬌健,勇攀書山獲殊榮;
馬運連著國之運,人強馬壯國興??!
注釋:
1.逸女:佚女、逸女.佚,美也?!耙菖蓖柏?,逸字兼“超絕”意。
“望瑤臺之偃蹇兮,見有娀之之佚女?!保ā冻o?離騷》)
“初累棄彼虙妃兮,更思瑤臺之逸女”。(班固《漢書?揚雄傳》)
“惟玄媛之逸女,育明曜乎皇庭?!保ㄎ?楊修《神女賦》)
2.馬躍檀溪:有次打仗,劉備繳獲一匹名叫“的盧”的千里馬。荊州刺史劉表看后禁不住連聲稱贊。劉備見劉表如此喜歡,將此馬送給了劉表。劉表手下有一人頗懂相馬術,言此馬有妨主之相,勸劉表將馬還給劉備。劉表的夫人蔡氏和其兄蔡瑁早有殺害劉備之心。一次,劉表請劉備代替他到襄陽去會見百官,蔡氏兄妹覺得這是殺害劉備的好機會。該城西門外有一條檀溪河,河寬水急,不易通過。蔡氏兄妹在東、南、北門派重兵把守,只留西門,等待下手。席間,一個叫伊籍的人來到劉備面前暗示,劉備假借更衣來到了后花園,伊籍附耳告訴劉備:“蔡瑁設計害你,已在東南北三個門派人把守,你只能出西門,快逃!”劉備大驚,策馬跑出西門,行數里被檀溪河阻住去路,這時追兵趕來,劉備急打馬過溪,沒走幾步,馬失前蹄。劉備大呼:“的盧,的盧,今日果然害我!”話音剛落,只見馬從水中一躍數丈,飛身上了西岸,擺脫了追兵。
3.劍閣之勛:說的 東晉大將桓溫,智勇雙全,力排眾議,主張進攻蜀地,打敗了據天險的李勢,終獲勝利,建立功勛。
4.志在著鞭:晉名將劉琨,年輕時,與祖逖“聞雞起舞”,苦練武功,志在報國。后不聽祖逖被朝廷重用,劉琨說:“吾枕戈待旦。志梟逆虜,??肿嫔ㄗ驽眩┫任嶂蕖?。意思是以“著鞭”(揮鞭策馬向前)來比喻立志爭先取勝。
5.駿骨:駿骨和驊騮、驪駒、七驤、八駿(八匹名馬——翰如駱、曦馭黃、蒼艾騏、掣電、
躡云駱、飛霞騮、同吉黃、炯星騮)、赤驥為馬的別稱。
6.巴舞:巴渝舞。巴縣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,古巴人以勇猛善戰,能歌善舞聞名于世。周武王討伐時,巴人為其先鋒,行軍作戰載歌載舞,銳不可當,立下了赫赫戰功,世稱“武王討伐,前歌后舞”。后來,漢高祖將巴渝歌舞引入宮廷,名曰“巴渝舞”。至唐宋時,巴渝歌舞深化為“踏歌”、“竹枝詞”、“轉踏”等群眾性歌舞形式。據《巴縣志》載,直至清末民初,巴縣各地尚保留著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活動。
7.五柳:陶淵明號稱“五柳先生”。
8.馬空冀北:出處:唐?韓愈《昌黎先生集?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》:“伯樂一過冀北之野,而馬群遂空”。作定語;冀北是指盛產千里馬(人才)的地方,指善用人才用法。
說明:本文有樂府、絕句、七律,有各種修辭手法。敬請各位賢達和高人不吝賜教!Z后的詩可要也可以不要,有了詩,內容更豐富,文章更有高度,典故多,也非常有教育意義。